03 Apr

疾管署今(2)日公佈,國內出現今年第一起「侵襲性b型嗜血桿菌」感染症確定病例,為南部80多歲女性,為機構住民,出現發燒、畏寒及呼吸喘等症狀 被送至醫院就醫,因疑似敗血症收治住院並由醫院通報,3月26日檢驗確診為侵襲性b型嗜血桿菌感染症,治療後目前病情穩定,仍住院中。
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,今年累計1例侵襲性b型嗜血桿菌感染症確定病例,與2014年至2023年同期病例數(介於0至2例)相當;2014年至2023年統計資料顯示 每年累計病例數介於1至14例,其中以65歲以上為多(佔53%)。
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,該名80多歲女性,有腦中風、心律不整、高血壓等慢性疾病,未接種流感疫苗,在今年3月中下旬因為發燒、畏寒,呼吸喘,急診就醫 發現白細胞增加,流感快篩陰性,診斷為敗血症,住院後給予抗生素治療,血液分離為b型嗜血桿菌感染症,目前病況穩定,仍在一般病房住院治療中。
林詠青表示,侵襲性b型嗜血桿菌感染症主要經由人與人間之直接接觸,或經由吸入含有病原菌的呼吸道分泌物微粒而感染;最常自鼻咽部侵入體內,潛伏期約2至4天。
林詠青提醒,侵襲性b型嗜血桿菌初期的症狀通常很輕微,常被誤認為普通感冒。 侵襲性疾病主要包括:腦膜炎、菌血症、肺炎、蜂窩性組織炎、敗血性關節炎、骨髓炎、會厭炎等;引起之侵襲性疾病好發於3個月至3歲之嬰幼兒, 很少發生於5歲以上兒童,其中以腦膜炎威脅性最大,可能導致後遺症,甚至死亡。
林詠青說,侵襲性b型嗜血桿菌感染通常是因為鼻粘膜破損,而如果有上呼吸道感染者,就容易造成鼻粘膜破損,因此接種流感疫苗也可以幫助預防感染。 目前正是許多呼吸道疾病好發季節,應儘量避免長時間處於過度擁擠或通風不良的場所,並注意手部及呼吸道衛生,以降低感染機會。
留下評論